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

【科技日报】要把问题当课题,将一线变课堂

发布日期:2023-02-17    作者:         点击:

2023年2月10日出版的《科技日报》第六版刊发了题为《要把问题当课题,将一线变课堂》的报道,报道了先进制造业现场工程师校企协作联盟成立和现场工程师培养的相关内容。下面是报道全文:



【职教前沿】

◎本报记者 张盖伦

真实化的职业教育应该是“工程化”的,借真实工程教,依真实工程学,在真实工程做,用真实工程考。“工程化”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心应手地工作、生活。——徐国胜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工程实训中心主任

新年伊始,先进制造业现场工程师校企协作联盟也正式成立。

这一联盟经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指导,由开云官网入口登录网页版 会同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和博世力士乐(中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发起。

联盟的成立,也是对此前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专项培养计划)的一种回应。

专项培养计划主要面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面向人才紧缺的技术岗位,通过汇总发布生产企业岗位需求,对接匹配职业教育优质资源,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要培养形式,多方合作培养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建设一批现场工程师学院。预计到2025年,累计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

现场工程师要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工程实训中心主任徐国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现场工程师类似于企业的班组长、工段长,它也是分层级的。“比如一个班组长型的现场工程师,可以指导这个班组的相关活动,包括设备管理、运行管理、经费管理和调度;工段型的现场工程师需要协调产品部件完成过程中的多个班组;再高一层级的现场工程师,还需要负责对外协作的相关工作。”徐国胜认为,现场工程师应该和企业的工作岗位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既需要有技术,也要有一定协调和管理能力。

开云官网入口登录网页版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陈小荣指出:“从学校角度来看,现场工程师要懂技术、精操作,具有生产实践能力,还要有能把工程技术、设计思路、设计理念转换成能落地的工艺实施方案的能力,可以解决现场的复杂问题,是应用型人才。”她认为,现场工程师比较适合由国家要大力发展的职业本科层次院校进行培养,因为这些院校往往有更充足的时间提升学生的复合能力、创新能力。

与常规人才培养相比,专项培养计划主要有三个着力点:完善工程师培养体系,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以及推广中国特色学徒制。

出台专项培养计划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聚焦技术技能人才、应用技术人才需求重点领域,加快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助力建设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包括现场工程师等在内的高水平工程师队伍。

学校教育应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此前表示,要探索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规律,形成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标准。

徐国胜总结了多年来学校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他表示,真实化的职业教育应该是“工程化”的,借真实工程教,依真实工程学,在真实工程做,用真实工程考。“工程化”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心应手地工作、生活。

徐国胜强调,“工程化”的核心是“真实”。工程要真实,实践要真实,创新要真实,项目要真实,考核要真实。工程化考核方案旨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多种解题思路,锤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培养现场工程师,要构建以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为主体,以“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一体两翼”培养体系。“两翼”中的“一翼”,旨在以知行合一的核心课程提升理论认知水平;另“一翼”则旨在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方式强化教育教学能力,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学习与现场体验紧密结合,让创新实践过程不间断。

徐国胜介绍,为了满足“知行合一、理实一体”的教学要求,在校内、校外教学环境建设方面,学校要强化企业真实环境、现场工艺流程的模拟与再现。在校内教学环境的建设过程中,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与生产性实训协同实施,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注重设备的先进性,加强创新工作室的建设,突出“创新型”。在校外教学环境建设过程中,要适度前移技能培养,使学生在参与顶岗实习时就已基本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提升学生实习的服务性、参与性,使企业受益。

徐国胜总结道,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增强其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将动脑与动手真实结合,理论与实践真实结合,学校与企业真实结合,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真实结合,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真实结合,充分发挥个人潜力。

深化产教融合还需调动企业积极性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也是专项培养计划中的关键词。

陈小荣介绍,企业跟高职院校合作的首要诉求,其实是人力资源开发。通俗地讲,就是想满足用人需求;其次,则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陈小荣说,在谈及产教融合时,人们经常提到的主体是政府、学校和企业,而往往会忽视学生群体。如果企业投入资金、设备、人员,但学生最终没有按照预期的那样进入企业,可能就会挫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专项培养计划推开之后,我们要考虑加强相关约束,比如提前跟学生说清楚参与项目的要求,双向选择,自愿报名。”陈小荣表示。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相关政策文件也明确了对企业的奖励激励措施,如对符合条件被认定为产教融合型的企业,按照规定应给予金融、土地、财政等支持,落实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减免及其他税费优惠。

“但相关政策具体怎么落地,相关优惠应该如何申请,很多企业和学校并不了解。最好能有明确的流程,让学校能够指导企业申请这些优惠,这样可能会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陈小荣建议道。

按照陈小荣的设想,现场工程师最好采用小班制试点培养,因为传统班级的体量会大大超过一个企业对现场工程师的需求。“改革会对学校的传统教学运行管理形成挑战。作为学校一方,我们希望在培养现场工程师方面能有制度和经费的保障,一些专门项目也希望能获得支持。”陈小荣强调,培养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肯定还有许多操作层面的问题需要解决,有待参与各方进一步协商、调整、细化。

【科技日报】要把问题当课题,将一线变课堂

   版权所有:开云官网入口登录网页版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 邮编:100176

Baidu
map